【传统文化】以蝉为主题的经典诗词20首:蝉噪林逾静,鸟鸣山更幽
一人一生 一个图书馆为你积累的知识安一个网上的家
图片
【传统文化】以蝉为主题的经典诗词20首:蝉噪林逾静,鸟鸣山更幽 以下是20首以蝉为主题的经典诗词,涵盖不同朝代诗人的咏蝉之作,附简要赏析:01. 《蝉》唐·虞世南垂緌饮清露,流响出疏桐。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。 【赏析】以蝉喻君子高洁,声名远扬不凭外力,而是因自身品格。虞世南借蝉自况,展现雍容气度。02. 《在狱咏蝉》唐·骆宾王西陆蝉声唱,南冠客思深。不堪玄鬓影,来对白头吟。露重飞难进,风多响易沉。无人信高洁, 谁为表予心。 【赏析】狱中闻蝉鸣,以蝉的困境暗喻自身遭诬陷的悲愤,尾联“无人信高洁”直抒清白难申之痛。03. 《蝉》唐·李商隐本以高难饱,徒劳恨费声。五更疏欲断,一树碧无情。薄宦梗犹泛,故园芜已平。烦君最相警,我亦举家清。 【赏析】借蝉鸣“高难饱”自嘲仕途困顿,树之“无情”反衬诗人孤寂,暗含对世态炎凉的批判。04. 《所见》清·袁 枚牧童骑黄牛,歌声振林樾。意欲捕鸣蝉,忽然闭口立。 【赏析】童趣盎然,以蝉鸣触发牧童的瞬间动作,展现夏日田园的灵动生机。05. 《画蝉》唐·戴叔伦饮露身何洁,吟风韵更长。斜阳千万树,无处避螳螂。 【赏析】前两句赞蝉高洁,后两句转折揭示其生存危机,暗含世事险恶的隐喻。06. 《入若耶溪》南北朝·王 籍艅艎何泛泛, 空水共悠悠。阴霞生远岫, 阳景逐回流。蝉噪林逾静, 鸟鸣山更幽。此地动归念, 长年悲倦游。 【赏析】以蝉鸣反衬山林的幽静,开创“以动衬静”手法,成为千古名句。07. 《喜迁莺·梅雨霁》宋·周邦彦 梅雨霁,暑风和。高柳乱蝉多。小园台榭远池波。鱼戏动新荷。 薄纱厨,轻羽扇。枕冷簟凉深院。此时情绪此时天。无事小神仙。 【赏析】夏日雨后蝉鸣喧闹,与池塘新荷、鱼戏构成闲适画卷,体现文人雅趣。08. 《秋日闻蝉》宋·陆 游断角斜阳触处愁,长亭搔首晚悠悠。世间最是蝉堪恨,送尽行人更送秋。 【赏析】将蝉鸣与离愁、秋悲结合,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。09. 《西江月·夜行黄沙道中》宋·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,清风半夜鸣蝉。 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。 七八个星天外,两三点雨山前。 旧时茅店社林边,路转溪桥忽见。 【赏析】夜行途中蝉鸣与稻香、蛙声交织,描绘乡村夏夜的宁静与丰收喜悦。10. 《夏日南亭怀辛大》唐·孟浩然山光忽西落,池月渐东上。散发乘夕凉,开轩卧闲敞。荷风送香气,竹露滴清响。欲取鸣琴弹,恨无知音赏。感此怀故人,中宵劳梦想。 【赏析】虽未直接写蝉,但夏夜清幽中隐现蝉声,烘托诗人对知音的思念。11.《闻禅》唐·杜 牧火云初似灭,晓角欲微清。故国行千里,新蝉忽数声。时行仍仿佛,度日更分明。不敢频倾耳,唯忧白发生。 【赏析】羁旅途中闻蝉鸣,触发对故乡的深切思念。蝉声与“故国千里”形成时空对比,暗含宦游漂泊之愁。12. 《蝉》宋·朱 熹高蝉多远韵,茂树有余音。更赖金风送,时惊玉露坠。 【赏析】秋日蝉鸣与风声、露滴交织,以“远韵”“余音”突出蝉声的悠长,展现自然之趣。13. 《与赵莒茶宴》唐·钱 起竹下忘言对紫茶,全胜羽客醉流霞。尘心洗尽兴难尽,一树蝉声片影斜。 【赏析】竹下品茶,蝉鸣伴斜阳,以声衬静,烘托超然物外的闲适心境。14. 《阮郎归·初夏》宋·苏 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。薰风初入弦。碧纱窗下水沉烟。棋声惊昼眠。 微雨过,小荷翻。榴花开欲然。玉盆纤手弄清泉。琼珠碎却圆。 【赏析】槐柳荫浓中新蝉声歇,暖风如琴音,勾勒出初夏慵懒静谧的画卷。15. 《齐安郡后池绝句》唐·杜 牧菱透浮萍绿锦池,夏莺千啭弄蔷薇。尽日无人看微雨,鸳鸯相对浴红衣。 【赏析】虽未直接写蝉,但“微雨”“莺啭”的夏日氛围中,隐现蝉鸣的潜台词,烘托空寂之美。16. 《初夏》宋·朱淑真竹摇清影罩幽窗,两两时禽噪夕阳。谢却海棠飞尽絮,困人天气日初长。 【赏析】竹影禽噪中暗含蝉声,以喧闹反衬闺中孤寂,流露对时光流逝的感伤。17. 《闻蝉》唐·刘禹锡蝉声未发前,已自感流年。一入凄凉耳,如闻断续弦。晴清依露叶,晚急畏霞天。何事秋卿咏,逢时亦悄然。 【赏析】未闻蝉声先叹年华,以“断续弦”喻鸣蝉的凄切,寄托人生迟暮之悲。18. 《早蝉》唐·白居易月出先照山,风生先动水。亦如早蝉声,先入闲人耳。一闻愁意结,再听乡心起。渭上新蝉声,先听浑相似。衡门有谁听,日暮槐花里。 【赏析】蝉鸣勾起乡愁,以声引情,体现白居易诗风的质朴与深情。19. 《临江仙·暮蝉声尽落斜阳》五代·毛文锡 暮蝉声尽落斜阳,银蟾影挂潇湘。黄陵庙侧水茫茫。 楚山红树,烟雨隔高唐。 岸泊渔灯风飐碎,白蘋远散浓香。灵娥鼓瑟韵清商。 朱弦凄切,云散碧天长。 【赏析】蝉声与夕阳、月影交织,渲染暮色苍茫,隐含离愁别绪。20. 《蝶恋花·早行》宋·周邦彦 月皎惊乌栖不定。更漏将残,轳辘牵金井。唤起两眸清炯炯。泪花落枕红棉冷。 执手霜风吹鬓影。去意徊徨,别语愁难听。楼上阑干横斗柄。露寒人远鸡相应。 【赏析】虽未明写蝉,但“月皎”“惊乌”的晨景中,蝉鸣常为清晨意象的延伸,烘托行旅之孤。 这些诗词或托物言志,或借景抒情,蝉鸣意象承载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、对世事的感慨,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体悟。图片
—The end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